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香港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香港. Show all posts

Sunday, 22 November 2020

生活雜記

很久沒有寫BLOG了,我發現心情愈好,就愈不想寫。

之前上載很多文章,內容都是負面到極,是時候加入一些正能量。

幾個月下來,生活發生了大變化。

我從單身變成已婚,對象是INFP的Natural Partner,即是ENFJ。ENFJ和INFP價值觀相同,但又完全補足了INFP的弱點:內向和懶散。ENFJ 情商高,擅於和人交際,加上喜愛行動,我只要提出一個想法,他便會自動整合各種資源執行下去。

原本三月收到Offer的公司在六月時跟我說取消招聘計劃,Agent叫我靜侯再靜侯,我采佢都傻,好明顯是Hea我,所以後來在網上找到Department Head的聯絡方式,就直接打去問,佢說This year is too unusual and our plan is still uncertain. I cannot guarantee you anything. 得,明哂,即係叫你搵過第二份。

但因為疫情關係,好多公司都裁員,合適的工作本來就不多,就算有都遠在Great Toronto Area,我又沒有開車,如果要轉公共交通工具上去,又係要一個半鐘,同之前份工真係無咩分別,誰叫我住市中心,所以我一直都不覺得有什麼心水選擇,好彩香港那邊有朋友介紹Freelance工作,剛好又是我有興趣做的,才不至於浪費時間。

不過,在八月初的一天,我突然收到一封來自某大銀行HR的電郵,問我Expected Salary是多少,我都幾乎忘記自己曾經申請過這份工作,最初只是看職務和自己的技能有一點相關,所以隨便報,想不到他們對我有興趣。

結果經過一輪面試,最後成功被錄取,九月入職,薪金還比之前高,在總部Headquarter上班,只需步行二十分鐘便到達公司,踏單車的話只需十分鐘,慳回很多交通費,現在還一直Work from home直至另行通知,終於以後不用早出晚歸了,儲到的錢和賺到的時間都比以前多,下班後還可以上自己有興趣的Online course,見識到真正的Work Life Balance。

新公司的人都很正常,而且Professional 很多,簡直從地獄回到了天堂。

老公叫我欣賞一下自己的進步:從住在香港劏房做著沒前途的文職,再到加拿大捱面包半工讀,再到無薪水實習,畢業後做著最低工資的臨時工,再到正式Full time工作(雖然是一家爛公司),最後回到市中心的跨國企業上班,Double the salary,已經超越了起點很多。

如果我還在香港,一定沒法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,所以我決定不回去了。

Hong Kong is not a forgiving city,如果你不是有錢人家,沒有人脈和資源,當你過了某個年紀,很多機會便與你無緣。但美加不同,年紀背景都不是問題,只要你有能力,就可以向上流,我突然理解所謂「美國夢」是怎樣的一回事。雖然美國社會有很多問題,有很多人質疑美國夢還是否存在,但是對比起亞洲地區,美加的資源仍然相對佔多,即使你過了某個年紀,甚至只是新移民,拖家帶口來到這片新大陸,只要有心,隨時可以回到學校讀書,而且還有政府資助,讀完出來要找一份糊口的工作還是不難。

當然,最好要提升英語能力,你說話可以帶口音,但不能夠不流利,只要過了這一關,前面便有很多大門為你打開。

Friday, 24 July 2020

職場溝通學

最近在參加一個加拿大職場文化溝通的Workshop,總共有四期,現在剛好是第一期,班裡有來自非洲,中東,伊朗,韓國,孟加拉,西伯利亞,東歐的同學,都是剛剛移民來加拿大的人,因此我要學會聽不同口音的英文,非常具挑戰性。

導師叫我們談談在加拿大工作時遇到的問題。我突然想起之前上班的時候體會到很多文化差異,跟香港很不同。

這邊職場/生活上都注重反饋(Feedback),或者正確一點來說,叫表達自己。

因為大家來自不同國家,文化背景不同,所以沒有人能夠猜測你言語背後的意思是什麼,所以把話說清楚很重要。

在東亞文化裡面,我們比較注重聆聽,意會對方的言下之意,大家不會把話說得那麼直白,也不需要畫公仔畫出腸(香港諺語:你畫一個卡通人物時不會連裡面的內臟都畫出來,意思是很多事情在表面說了就是,不需要再多加解釋)。香港的職場其實算是偏近西方,傾向在電郵裡把事情寫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如何做,怎樣做,有什麼期望,希望怎樣的結果,通常都會白紙黑字列明,對於中國跟台灣同事來說,我們顯得很囉嗦,他們總是開玩笑問道:呃,你的意思不是已經很明顯嗎?有什麼好說呢?

到了加拿大,香港職場的溝通方式竟然不夠直白,很多事情我以為對方理解了,不用我多說了,沒想到對方原來根本意識不到,而我還認為他們在裝傻,結果產生很多誤會。

例如在香港,別人請求我們做一件事時,如果自己不願意做,在拒絕別人時都未必會直接說明,可能只是不回應,逃避回覆,或者說再想想看,接著「無左回事」,對方也會明白。

但在這裡可以直接Say No,我不要,謝謝,讓對方知道,我最多加一句Thanks for asking,Thanks for thinking of me。

在這邊,你喜歡什麼,不喜歡什麼,你希望如何,不希望如何,你想談論什麼話題,不想談論什麼,都要自己主動說,才會被大家Acknowledged成為一個Fact,讓對方知道該怎樣和你相處,否則,別人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假設和你共事,沒有人會猜度你內裡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。

人家問你吃不吃甜點,你不吃就不吃,不要支吾以對,然後說等一下再吃,但原來不吃,這是令人十分討厭的行為。

如果別人幫了你一個忙,你只說了一句謝謝是不夠,還要表達給對方知道他的幫忙為你帶來了什麼好處,你如何欣賞對方的做法,都要一字無遺地說出來,不然他以為你只是禮貌性地說感謝,覺得not a big deal,下次便不一定會再幫助你。

但換了在華人社會,你為了對方幫助了你一個小忙而說一大堆感謝的說話,很可能對方覺得你太誇張,甚至有點虛偽,不夠真誠,令彼此產生距離感。

所以在北美如果想拉近關係,必要要懂得把一堆小事化大來說,而且有多正面說得多正面,對方才能感受到你的誠意。

如果你默默做事但不出來Take Credit,別人便假設你不在意你的工作,不在意承擔更多責任,不在意被老板認可,也不在意升職。

在華人員工眼中可能這叫邀功,不夠謙虛,甚至引來其他組員妒忌。

如果在北美,表現自己是很正常的事,有做過不怕說出來。當然,明明沒有貢獻,但又跟老板說謊裝扮成自己的功勞,也是不被接受的行為(當然做這種人也有很多),但總括而言,表達是很重要,有做什麼,做了多少,發現有什麼問題,必須跟老板匯報,即使你老板完全不跟進,不追問也好。

原則上就是,你說出來=/=有做,但你不說一定=沒有做。

其實這個原則套用在香港/亞洲職場也是適用的,但不知道為什麼中文的社交媒體上面總是流傳很多文章,把主動跟老板溝通,提及自己功勞的人描繪為負面形象,反而默默做的員工才是最偉大最委屈最無辜最應該受歌頌,這樣會不會有點誤人子弟呢?

Monday, 8 June 2020

習慣跟「鬼佬」工作?

早兩日,有一個不熟的香港朋友的朋友準備移民,在臉書問我在加拿大找工作會不會很難,我說不一定,要看人,主要是當地人不想跟一些沒有本地工作經驗的人共事,因為他們覺得不了解我們的文化,不知道怎跟我們溝通。但如果他們覺得你相處得來,也會考慮請你。

她跟我說,那沒什麼啊,我在香港已經習慣跟「鬼佬」工作,而且自己思想很西化,所以應該不會有適應問題。

我問她,你為什麼覺得自己西化?

她說:因為我喜歡看英美劇,另外我的上司是法國人跟巴西人,一開始我們沒什麼好聊,但後來慢慢混熟了,大家在上班時已經無所不談,所以應該OK。

我聽完沒回應太多,只感覺她可能不太了解我所說的相處問題是什麼。

一)首先,鬼佬有很多種,你不可以假設全世界「鬼佬」都是同一種文化背景。法國人來自歐洲,歐洲文化又不同於美洲文化,而歐洲本身又有很多國家,我不敢說意大利人和法國人的文化是一樣的。另外巴西人是南美人,南美文化跟北美文化根本不一樣。你懂得跟法國人和巴西人相處,不代表你懂得跟美加本地人相處。

所謂習慣跟「鬼佬」共事,其實是一個非常簡化的描述,你在香港遇到的老外,能代表全世界的老外?

我在香港第一份工作也有跟幾個澳洲人做同事,大家充其量只是交代工作細節,不代表我了解澳洲文化。

二)第二,西方人來到亞洲工作,是人家適應我們,即使他們心裡未必看得起黃種人,也知道要調整思想,學懂閱讀我們的文化符號。例如在北美,在社交場合中主動跟人聊天是一種禮儀,但在亞洲則是個人選擇,安靜的人是不會被批評,被批評的只有損害大家利益的人,英美人會了解到亞洲人內向被動並非沒有自信,只是文化差異,他們也會花一點時間學習跟本地職員相處,例如多點詢問對方意見,而不是期望他們主動溝通,或者故意把英語說得慢一點,好讓大家明白。

換到亞洲人移民來北美,則是另一回事。

事關本地人是不會適應你的思維,而是你去適應他們的做事方式。

如果你在社交場合默不作聲,不表達想法,對答都是一至兩個單詞,大家不會因為你的母語不是英文而對你特別包容,你聽不懂、說得慢是你的事,他們只會覺得你冷漠無禮,也不知道該如何跟你溝通,然後失去耐性,不再跟你聊天,以後公司有什麼活動,大伙兒出去吃午飯時也不會叫上你。這裡不是集體主義社會,沒有那種一定要考慮在場所有人的感受才算大方得體的觀念,也沒有人覺得丟下誰是不禮貌的行為。從你選擇不加入團體開始,大家便假設你不希望跟其他人社交,再說,誰也沒有責任去照顧一個慢熱的人。

此外,本地人也會有一個基本假設,你不表達=你不在乎=他們可以依自己想法行事=不用顧及你,除非你主動提出異議,否則沒有人會猜度你的想法,你想要什麼,不想要什麼,都要主動講。比如說,經理要排工作更表,不要期望他會公平的分配工作時數,當人人都爭取,而你不開聲,很自然你會被分配到最少的工時,沉默者總是最先被犧牲,這邊不單行叢林法則,而且還是光明正大地行,沒有人覺得有不妥,即使覺得不妥,也沒有人會出聲。

假如剛好遇到一個非常照顧集體的管理層,那真的是你幸運,但請不要覺得理所當然,只是他個性比較Caring而已。這裡沒有什麼Social norm,人人做法不同,只看你個人能否接受。在香港大家覺得很難看的做法,在這邊可以是Nobody cares,而且難不難看,只是由個別文化的角度出發去判斷,但又有多少人在意你華人那套呢?

這些Canadian/American workplace culture的潛規則,不是你追看多少套Netflix美劇就會了解到。

正如我們也不會因為多看幾套台劇就知道在台灣工作時要注意什麼。影視作品始終是影視作品,不反映社會的全部。

三)很多前往香港工作的洋人(那些從東歐來賣藝乞食的不算),尤其是跨國公司外派到亞洲的Expat,名校畢業是基本,自身擁有一定的國際視野,即使態度再傲慢,智商也有一定保證,很少說一些毫無邏輯的話。

就算只是在本地中小學當Native English Teacher,也要有大學畢業的資格並且有兩年英語教學經驗,很少只有高中畢業就來到香港工作,加上這群人跟香港一般階層在生活上沒有太多交集,在家長面前也是一副人模人樣(你們是他的米飯班主),所以大家很少見到真正低質的洋人。

至於華人來到英美澳加,加入當地中小企公司打工,甚至是做藍領工作後,會遇到什麼樣的本地人便很難講。

若你是在跨國公司內部Transfer去外國分行上班,水平式橫向移動,階級不用向下流,也許有較高機會接觸到有教養的洋人,但記住,只是較高機會而已。

四)撇除Expat 不講,還有一種鬼佬會出現在亞洲,就是真正熱愛東方文化的老外,會操流利普通話或廣東話,喜歡研究漢學,他們選擇和亞洲人結婚,希望在亞洲終老,這些人很自然地融入當地社群,用東方思維生活,你們之間不會有太大的文化差異問題,然而,這群人終究只是少數,我不會把他們歸類為典型鬼佬。要明白,懂得和他們相處,並不等於懂得和他們國家的同鄉相處。

寫到這裡,我不是說因為大家會遇上這些問題,便不應該移民,我只是想把我看到的現實寫出來。

我相信一個地方如果是適合自己的,所有困難都只是暫時性,早晚會被克服,祝這位朋友好運。

Thursday, 28 May 2020

住加拿大的好處

雖然我成日唱衰加拿大,但係我諗都要講下住呢邊既好處,特別是精神上果種。

一)尊重女性

在香港,女生只要穿得清涼一點,已經引來很多狗公觀看,有些更希望你走光,這邊無論你穿得多少布,隔離的男人都不會大驚小怪,亦不會眼甘甘望著你,一來已經司空見慣,二來也怕被告性騷擾。

由於學校教育,男性約會女性時,很少強迫你和他進行親密行為,一定要你親口Say yes 才會有下一步,否則很大機會被人告性侵,更極端的例子甚至有男生用手機錄下女生的聲音,確保得到她的Consent才敢脫對方衣服,所以,日本電影裡那種「壁噹」的浪漫想像,韓劇裡那種半推半就的強吻,很少會在這邊發生,想也別想。女生不會認為這叫霸氣,然後心心眼,她只會覺得你不懂尊重人。

就算在美國電影<格雷的五十道陰影>裡,假如女主角不願意簽同意書,男主角也不能跟她玩SM遊戲。

(當然如果那個男人本身有犯罪意圖,並非正式追求,則另作別論)

另外女生也不會到了三十歲便被標籤為剩女,他們不會用婚姻狀況來定義一個人的價值。

大家不會把結婚生子當成人生唯一目標,三十歲打後還出去讀書進修,轉換行業的人多的是,就算是女性,也不會為了嫁得出而放棄自己想追求的事業。男友的好朋友P君,和他女友同居了五年,那個女生在投資銀行工作得非常出色,但發現自己的興趣並不在金融業,而是時裝設計,於是想開展自己的時裝事業,毅然在三十多歲時前往Stanford讀MBA,兩個人雖然要談遠距離戀愛,但仍然互相支持,男方不會說因為沒有安全感,所以要綑綁女朋友,不讓她追求自己的理想,也沒有催促結婚。

我把這個故事告訴給香港友人,他們第一個反應是,那個男生一定是想趁著女友出去讀書然後搞三搞四,或者直接評價女生很自私,丟下男友一個在加拿大。

有時看看討論區,也發現很多香港人都不能忍受另一邊去外地工作,希望時刻都跟對方在一起。

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總是脫離不到這種狹窄的思考模式,為什麼覺得在一段關係裡必須要佔有?兩個人不結婚不住一起就一定是不夠喜歡對方?支持對方實現理想難道不是愛?

二)不會認為有錢就了不起

在香港,只要你有錢,當上了什麼尊貴客戶,對方的態度就會完全不同。

在北美,如果你擺出一副「我是客人,我有錢」去要求對方為自己最好的服務,對方只會覺得你不可理喻,分分鐘直接反你枱。北美人很重視自尊,認為錢不能買起自己,他們不會認為顧客永遠是對的。如果客人態度太離譜,他們也不會默默忍受,一定會反擊,不做你生意,所以不論貧富,他們對你的態度一律平等,他們可以為了利益向你諂媚,但隨時也可以變臉收回一切。

我想起很久之前有一單關於台灣長榮航空有惡劣客人的新聞,話說有一個體重二百磅的美國胖子乘搭長榮客機到泰國,中途說自己要上廁所大便,強迫台藉女空姐替自己擦屁股,而且還是慣犯,如此惡劣的行為恐怕只有亞洲的航空公司才會忍受,換了是北美公司,他肯定會被白人空姐大媽吆喝,被黑人空少拉回座位,再被列入永久黑名單。

首先不少北美企業有工會,他們很保障員工,不容許公司為了賺一張機票錢,而強逼僱員忍受沒有尊嚴的工作條件。另外就這邊文化而言,每個人都要對自己負責,盡能力照顧好自己,所有空服員只會按章工作,不會因為你是客人就答應你提出的所有要求,所以新聞中的白人胖子並不會有任何作惡機會。

三)幸福的定義

他們認為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賺多少錢,而是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去做。

與人聊天時,如果你說很喜歡自己的工作,即使薪金不多,也沒有人會看不起你,Enjoy what you are doing是一種比較政治正確的說法。

但如果你Show off 擺顯說自己上班賺很多錢,不單不會被大家羨慕,而且會被人覺得你庸俗,很可能馬上轉移話題。他們不是妒忌你,而是真的覺得你很Outdated,當人人都在談論自我實現,而你卻停留在滿足生理層次的階段。

在一個特別的場合,例如大家都是金融圈,地產圈,搞投資,做生意,你談論今年賺了多少利潤,買了哪裡的房子,無所不用其極地Pea-cocking,或者有其社交意義,但如果只是新認識一個人,對方真的不會因為你穿什麼牌子的衣物,開什麼車,住怎樣的地區而對你另眼相看。

這裡很平等,平等到你炫耀任何物質都是Nobody cares。

四) 女生玩運動很平常,特別是踢足球

加拿大有相對濃厚的運動風氣,很多人上班前後健身,去公園跑步和玩飛碟,甚至有女生會和男生一起踢足球,而不會覺得尷尬。

我記得在香港,可能圈子問題,就算讀女校畢業都好,要找一個會玩運動的女性很不容易,很多女生的話題都是化妝,購物,男人,食High tea,明星八卦,姊妹是非,加上自己份工,以及家庭瑣事,而她們會參與的運動,都是行下山,打羽毛球,間中會跑跑步,連游泳也不多,你問她們有沒有興趣踢足球,她們都會覺得很奇怪,認為這是男人的運動,你怎麼會有興趣?而有男性朋友邀請我去跟他的兄弟一起踢波,他們也會對我諸多避忌,害怕和我發生肢體碰撞,怕人說閒話,或者有非禮之嫌疑,顯得處處禮讓,與其踢得不那麼痛快,我最後還是跟一些Tom boy女生踢。

但在這邊,女生似乎被當成是男人看,沒有男人會因為你是女生而遷就你,大家踢就踢,因為爭足球而令你跌倒也不會有人當成是一回事,因為是你自己選擇參與,男生不會特別照顧你,如果你技不如人,還會覺得你累人累物,勸你不要踢,或者提升技術後才再來,反正他們很討厭豬隊友,在社交上抱持「無友不如己者」的心態。

現在我路過樓下公園,都能看到女生在踢足球,總是心想,如果這發生在香港便好了。

Thursday, 21 May 2020

多倫多的Mean人(二)

在外國大城市生活的人對彼此的信任度都不高,直情可以說低於香港很多。

有時發生一件事,對方第一步不是先跟你溝通,去澄清中間可能有什麼誤會,而是不加思索地用最壞的角度去解讀你的行為,然後用最誇張的方法去攻擊對方。

事件一)

試過有一排我發高燒,咳到係辦公室人人都聽到,每一分鐘我都咳一次,我於是同老板請假,但因為氣管發炎,咳左兩星期都未好,所以要再同老板請多一日假,佢開始覺得我係想呃病假,但明明佢都聽到我咳得辛苦(後尾我真係咳左兩個月先好返),唔知點解佢下意識就覺得我講大話,對我態度開始差。

我的部門工作量不算多,在香港我一個人做三個人既野,係呢邊,我覺得係一個人既野分左比三個人做,所以我從來都無話做唔哂野,甚至一星期有大部份時間我都係上網睇高登連登,因為好多野佢預我要用一個月搞惦,我用一星期就做起,其他野我唔敢講,但香港人工作效率真係世界聞名,所以其實我請多一兩日病假,都唔會影響到任何事,況且我真係病。

後來我先知,呢度好多人詐病唔返工,詐到離哂譜,加上加拿大高度重視私隱,所以唔可以要求對方比醫生紙,連病因都唔可以問,所以要講大話真係比香港容易,香港起碼都要去診所比幾百蚊拎醫生紙啊,呢邊係屋企發個電郵就算。

之但係,如果你都見住個員工係辦公室咳到氣喘,你懷疑對方又有咩用?我返到黎係咁咳都唔會有咩生產力。

好明顯我前老板已經比大量不誠實的員工嚇怕左,然後產生非理性行為,乜都質疑左先。

事件二)

試過我要同IT部門溝通,平時搵開果位員工咁岩放左假,我唯有走去問另一位高級少少既同事,因為果排公司網路系統有問題,所以我無辦法同係美國既同事溝通,又一定要搵IT 部門既人先可以Remote檢查到果邊既辦公室電腦系統係咩情況,於是我本著好好禮貌既態度去問果個IT 人應該點做,問到第二次,佢突然發脾氣,講一大堆野寸我,後來先知唔係我問題,仲要比CEO新請返黎既Director係電話聽到,對方嬲到震,即刻Send左個電郵比我老板,叫佢搞惦呢壇野。

後來我諗諗下,應該係呢位同事下意識係以為我玩9佢,所以一黎就用一種勁惡劣既態度去同我溝通,所以無耐我就完全無視呢個人,行出行入都唔同佢打招呼,因為佢既行為唔值得我的尊敬,佢反而又無啦啦一副好驚既樣。

我唔明白,你發得我脾氣,預左架啦。難道你咁樣寸完人,仲奢望我會同你講野?可唔可以唔好咁好笑?

有事唔係正正經經拎出來講清楚,而係咁樣發脾氣,唔知係咪我好彩,我係香港好少經歷呢樣野。係香港呢,所有Rules 都已經定好哂,大家跟住做就係,就算有幾唔鐘意,都好少咁樣發人脾氣,你要指責人,就必須要有理有據,但唔知點解呢度D人唔洗,只要夠粗魯刻薄就得。

就算我以前在魁省上班,都沒試過有這樣的情況發生。

我一直諗唔明點解呢度既人咁奇怪,以為這只是我的公司問題,直至我遇到愈來愈多人,再同其他中國香港黎既移民傾開,問他們在其他機構上班的情形,先發現係呢邊文化既一種。

事件三)

一位華人竹昇同事明明間中都同我食Lunch,仲介紹朋友給我認識,我一直對佢都好客氣好有禮貌,亦從來無要求過佢為我做任何野,但有一日涉及到安排工作時,因為我隻手傷左,我用內部通訊用text message佢(他與我並不坐在一個房間,所以他當日並沒看見我),話要遲一日先幫佢整理公司既舊檔案,比埋時間日期,問佢接不接受,事實上那些檔案是長年沒有人用,他也不會用,只需要有人幫他放好,而我任職於管理信息的部門,所以他會跟我溝通。

佢竟然可以即刻話:你隻手傷左仲可以同我打字?
我:點解唔打得?
佢:你咁講,我隻手都傷左。
我開始嬲,打左一句:咁你用腳打字囉。
佢:你示範我睇。

後來我好嬲,去到佢辦公室,問佢,係咪而家要檔案?!係的話,我地而家拎。

佢見到我隻手真係扎著繃帶,先知道誤會左我。

其實我唔介意你同我講呢件事對你來講有咩重要性,點解你一定要今日做,如果真係好急,我會安排另一位同事幫手。

但係,你走去質疑我話自己隻手受傷係一個謊言,果一刻我覺得好嘔心。

當你以為同一個人熟到某個地步,先發現因為一件關係到佢利益既小事,對方就即刻懷疑你,你先知原來相處左咁耐,大家係無信任基礎,而所謂利益,亦只係對方願不願意在你安排的時間來幫你處理文件,而唔係任何急事,或者重大的工作項目。而幫你做左呢樣野,係咪會幫你升到職加到人工?唔會,只係幫佢慳左少少時間。

我無法想像,有一個地方既人可以短視計較到咁。為左慳兩個鐘頭,犧牲一段關係。

機關算盡,只係想利用你為他做一些自己不想做的雜務,所以你只要有自身的考慮,不是做100%符合他利益的事,都會引起對方的懷疑,因為他們自己本身就是一個靠欺騙他人來達到目的既人,難怪也沒法信任誰。

信任是雙方的,你懂算計,別人也會,即使對方明明沒有想欺騙你的意思,但因為你的種種懷疑,也令他變得開始對你有所警惕,你會認為他真的是有欺騙你的可能性,於是大家開展了一段虛假的關係,即是心理學所說的自我預言 (Self fulfilling Prophecy)

然後到談利益時,他們就說大家是朋友,你要幫忙。
到你認為大家是朋友時,他會開始跟你談利益。

我不是說大家不能談利益,成年人的世界,互相利用是常事,但是我感覺他為人太過短視,很容易為一點利益出賣他人,和這種人相處,你注定只有吃虧,分分鐘你為他付出完之後,仍然一無所得,而對方則利用你想要的東西和弱點去繼續操控你。

可惜他不明白,我看一個人是看對方的Integrity,還有他本身的格局。

他的小把戲,套用大陸人的用語,就像是一個跳樑小丑,在台下的我都看得一清二楚,所以在辭職後,即使他仍然跟我假裝友好,我都不再和他聯絡。

注意:呢個人係ESTP,我係INFP,大家都係P型人,唔會迫到人太盡,所以就算唔妥大家,都唔會撕破面子,但好明顯我和他的價值觀完全相反。

Friday, 17 April 2020

美國內戰中國何以應對

美國內戰中國何以應對
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FVG_55aayy8


雖然視頻的字體設計非常老土和核突,但內容提及到一些黃色媒體從來都沒有提過的事實。

簡要:

  • 美國立國史
  • 美國如何透過掠奪全世界資源鞏固集團利益
  • 美國在疫情出現時如何調控經濟

利申:我不是藍絲,但我覺得香港不應該一面倒盲目崇美,卻又不了解真正的國際政治,世界從來沒有哪一方是絕對正義,只有利益主導。

香港奇怪的地方


 一)香港人常說要爭取民主,但你明明身處一個殖民地,只是宗主國變了,九七前是英國,九七後是中國,而殖民地的本質就是帝國對一個地區的資源掠奪和利益剥削,你幾時有聽過老板會讓工人話事作主?就算有,都只是有限度的參與,前提是你要對老板有足夠價值,不能失去你。但中共都開到聲說留島不留人,成千上萬的強國畢業生來港讀書就業買樓結婚生子,跟新疆西藏一樣,幫一個地方換血,一群理想主義者和泛民政客還大叫要民主,難道不是一個悖論?

二)香港明明是一個資源緊絀的地方,學校醫院所有社區服務和設施都不夠分,但一堆學者偏偏喜歡盲目崇洋,學歐美左膠奉行大愛主義,包容外來人口,忽略本土香港人的利益,人講種族歧視佢又講埋一份,但又從不想想到底哪一方才是弱勢。白皮左膠玩厭了的Concept就輪到黃皮左膠拿來玩,全部照辦煮碗搬過來,好聽一點叫國際城市,實際上東抄西抄。但永遠「橘生淮南則為橘,生於淮北則為枳」,成件事搞到不倫不類。

三)跟很多亞洲國家一樣,香港人很喜歡來自發達國家人口的肯定,哪怕這群人的質素可能不怎麼樣。歐美鬼佬不用說,連日本韓國人只是講一句「香港人加油」,媒體都要日報夜報,有咁大放到咁大,如果對方是賣藝的,大家更會在網上表達支持和課金捐錢,彷彿只要有個西洋人/東洋人加持,就會嚇到共產黨收檔,即刻光復到香港咁。

Wednesday, 8 April 2020

香港和北美的戀愛文化

從香港來了北美之後,我發現兩地男生對拍拖結婚的看法相差得非常遠。

兩性地位:
在香港,不知道是不是男多女少的關係,女生通常佔盡Privilege,男人對她們呵護備至,做觀音兵,好怕自己無拖拍,娶不到老婆,結不到婚。很多港女在適當時候扮弱者,又可以在對自己有利的情況下提出男女平等,香港男生通常都會盡量遷就死忍,然後搵朋友呻。

北美男人對兩性關係的看法是:我非得要找到一個各方面都令我滿意的Partner,絕對不會將就,如果找不到寧願一個人,他們特別看不起公主病的女生,只要哪個女生想要耍任性,發脾氣,一律Pass,絕對不會跟你低聲下氣做兵,要是你總是不清楚自己是否想開始一段感情,他們不會等你,直接Move on,目的性非常強。他們可以對你Gentleman,前提是你要值得,一旦發現你有任何過份行為,他們會立刻收回付出,所以女性很難佔什麼便宜。

結婚年紀:
一般來說,香港男生去到廿八至三十歲就已經結哂婚,在臉書Post 老婆孩子的照片。如果過了三十歲仍未找到女朋友,通常父母親戚朋友會開始關心起你的感情生活,問你要不要介紹對象。

但是北美呢,很多三十多歲還是單身的男生大有人在,不少人更是三十六七歲才結婚,足足比香港遲了六七年。但這群人並非條件不好,相反,他們會投資大量時間在發展個人興趣和事業上面,很多都做到經理VP級別,不會把結婚視為人生首要任務。

理想對象:
香港男生似乎比較Prefer溫柔、聽話、脾氣好、不要有太多主見的女生,最好年輕貌美,我曾經聽過幾個廿幾歲既男人跟我說他的擇偶條件:我希望找一個接受我一切,不會挑戰我,收入比我低一點的女仔拍拖,她會崇拜我,不會離開我,這樣才有安全感。

我問了好幾個北美男生喜歡怎樣的對象,他們一開口就答:獨立自主有性格的女生最吸引。他們最討厭那些沒有自己想法,總是像綿羊一樣服從他人的人,而且覺得女仔愈能幹愈好,證明她們有自己的目標,身上有閃光點,才能配得上自己,完全不擔心女生賺錢比自己多,年紀也不是一個太大的Concern。

我不評論哪邊男生比較好,百貨應百客,各花入各眼,以上都是我有限的親身觀察,事實上每個地方都有不同喜好的人,不過比起亞洲,北美男生單身率和離婚率都比較高,可能不妥協的結果就是如此。

Monday, 16 March 2020

憶苦思甜


肺炎殺到黎多倫多社區,而家開始要減少出街食。

男友是半唐蕃,煮西餐叻過我,呢餐由佢負責。

是日晚餐:橄欖油黑醋蕃茄生菜沙律,蘑菇肉醬意大利粉

每個人十五蚊港紙,已經飽到食唔落,要留第二餐。

加拿大雖然好多野真係好On9,但無可否認生活成本真係平過香港好多,只要你唔出去食,留係屋企煮,仲要餐餐豐富,飽到你食唔落,平均每個人既花費只需要一千二百蚊港紙。

呢個時候,你可能會話,車,你係香港落街市買自己煮都係呢個價啦。

但係呢邊既後生仔只要讀完大學,唔係乞食科畢業,專心做兩三年野,唔係周圍旅行Gap year,一般都會有三萬蚊港紙,到左三十歲時,一般都有四至五萬一個月,如果係專業人士,例如搞IT,搞金融,賺得仲多。

買屋無香港咁貴,食野又咁平,只要唔大洗,其實儲到好多錢,想係五十歲前提早退休其實唔難。

當然好多鬼佬慣左今朝有酒今朝醉,完全唔識理財,白白浪費左呢個難得機會。

難為亞洲D後生仔由細到捱生捱死,讀書考試幾辛苦先有個大學學位,出到黎仲要同N個人競爭一個 Low-end position,比人壓價之餘過住有返工無放工既奴隸生活,就算幾精打細算都無辦法買樓結婚生仔,做香港人真係好慘。

即係講緊以前既我。

所以我真係諗都無諗過自己會有一日過住而家咁既生活。

以前係香港一個人住時,食野真係好求其,係個劏房煮個麵,碌個烏冬就算,有時會係百佳買PACK 好哂既餸炒兩炒,煲一煲飯又一餐,由於細到無位放雪櫃,所以唔可以留過夜,唔可以帶飯返工。

好多時放工就係公司飯堂食,廿蚊叉燒飯,廿五蚊兩餸一湯,有得食已經好感恩,食完好快趣返屋企沖涼訓覺。

一係返到屋企樓下食越南粉,有特價,三十五蚊一碗,或者去爭鮮排隊買八舊壽司又一餐。

再唔係食老麥,果陣買左份三號脆香雞翼餐,或者八號芝士漢堡餐已經好開心。

總之平均每月唔可以洗多過三千蚊係食飯度,如果唔係就儲唔到錢買樓,買唔到樓就要一世住劏房,諗起都驚。

男友知道我以前過著D咁既生活真係聽到O左咀,後來跟我返香港探親時,我特登帶左佢去我以前食開既鋪頭(全部都係舊區)回憶當年,佢忍唔住講左句,好彩你賭一鋪黎左加拿大生活。

Sunday, 15 March 2020

武漢肺炎終於來到加拿大

加拿大做咩事都慢人一拍,一個月前仲係度笑亞洲人去超市排長龍搶口罩,搶消毒洗手液,搶廁紙食品日用品,而家終於輪到佢地自己做埋同一樣野。

不過本地人本來就有囤貨既習慣,因為唔係成日有得去超市,通常一出去就買哂一星期就食既野,而家大條道理繼續囤多D。

回想起以前係香港住,行落街就係超市,每次買雞蛋買四隻已經覺得好多,而家真係兩種生活。



但呢班人仍然堅持唔帶口罩。

我都唔知話佢地天真定勇敢好。

後日我就返新工啦,又要搭電車同地鐵,其實我好想帶口罩,但又好驚比痴線佬打。

講真,雖然種族歧視係唔需要理由,想搵機會打柒你就打柒你,不過我覺得帶左又好似異類。



以為西人超市先係最多人去搶野食,點知唐人超市一樣。問題係佢地買果D係新鮮蔬菜肉類,擺得幾耐?



因為大家都開始搶物資,可能有人拎住枝槍周圍搶劫,加拿大人又開始去買槍買子彈保護自己。

生活係北美真係好似自生自滅咁,有事唔好旨意警察保謢到你,事關報得警黎,你已經無左條命,好多野都要自求多福,另外警察好多時都會話拉唔倒,就算拉左都未必重判。

西方人講究自由,你有自由,人地都有自由,人人都可以做自己想做既野,於是變左無王管既狀態,想要有秩序既生活,都係留返係亞洲好。

Friday, 13 March 2020

移民前要調整的心態

移民美加前,有一樣野好緊要,就係要調整你的心態。

唔好諗住依賴任何人,包括當地的朋友,親戚,伴侶。

北美文化比華人文化更重視個人既獨立性,對方幫你係人情,唔幫係道理,唔好諗住大家係一場朋友或親戚,就用血緣關係/感情道德去綁架對方,覺得人地係有義務為你做任何事。

選擇幫不幫你,在什麼層面幫你,幫多少,什麼時候幫,都是對方的自由。

千萬不要見到別人幫你一個小忙,便覺得雙方已經係熟人MODE,然後獅子開大口向對方要求更多,而人地唔肯就嬲左人。

在北美,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,朋友之間盡量都不會涉及太多金錢來往,也不會太強調要對方承擔什麼義務和責任才稱得上好朋友。

大家有共同興趣和話題,可以一起出去進行某些活動,就算是朋友。

如果你自己有什麼個人困難,最好自己解決,不要理所當然地去麻煩你的朋友。

就算你要求助,都最好自己先努力盡一部份的責任,才向對方請教,千萬不能做伸手黨,期望別人白白為你解決問題。

比方說,你不懂報稅,最好先自己研究一下有關法律和稅務系統,想到有什麼問題才問人家。可是很多新移民會這樣說:「我不會報稅,你能幫我嗎?頂多請你吃個飯!」

要是別人不幫,他們便馬上不來往,從此斷定大家不是朋友關係:

—明明我都說請你吃個飯,那麼小的事都不願意幫,你這個人根本不靠譜,我還跟你做朋友幹嘛?你簡直無情無義。
—你移民過來這麼久,都報了這麼多年稅,一定很熟悉,為什麼還不願意幫這個忙?
—只是因為我們是新來的才什麼也不懂,你以為我們很想找你幫忙嗎?不幫就拉倒!

有很多人投訴自己的朋友親戚移民後都變得冷漠,好像只顧自己的生活和利益,完全不重視人情味。

問題是,很多人當初移民來的時候,都是靠自己一手一腳解決問題,過好自己的生活。不是說不幫你,但是如果你有強烈的依賴心態,一心打算投靠別人才移民過來,人家又能幫你多久?

很多時老移民甚至已經來了很多年,根本不熟悉新移民的困境,沒什麼可以幫上忙,你也不能怪別人。

你可以向人請教,我相信很多人願意分享經驗,但不見得人人都必須要參與你的事務才顯得大家的關係夠好。

可能我自小在香港時已經習慣一個人生活,沒有家人,所以剛剛來到時,即使別人只是幫我一個小忙,我也是感激不盡,想辦法回報,而不是抱怨別人為什麼沒有Take care 自己的生活。是的,我是什麼也不知道,但我也需要盡自己能力去解決,而不是指望其他人。

如果想這邊的人幫助自己,首先要學會付出,不要讓人覺得你是Free loader,你要先踏出第一步,人家才會有可能Meet you in the half way,因為在這裡,Respect needs to be earned。

我不評論這種文化好還是不好,也不跟東亞的集體主義文化比較,因為各有特色,各有好處壞處。但加拿大就是行這樣的法則,自己要入鄉隨俗。

Wednesday, 11 March 2020

那些年我聽過的打工故事(二)

第二個故事發生係加拿大。

話說朋友B係東北人,畢業後搵唔到工,唯有搵住文職先,在同學介紹下,佢幫一家移民中介公司做行政助理,談好是最低工資,但係佢地之間並無簽任何合同,以佣金形式出糧,即是說他們在法律上並不是正式的僱傭關係,換言之,朋友B 並不會有任何勞動保障,當然他自己同時也不用報稅。

同時間,老板訂了一個規矩:做錯事要扣錢。



問題來了,到底做錯什麼事要開罰呢?不同類型的錯誤又要罰多少錢呢?這些都沒有一定準則,全看老板心情。

朋友B 的工作主要是核對客人個人信息,幫忙收集移民申請個案所需的文件,填好表格,交給老板再檢查,然後寄到政府。

老板隨便發現一個TYPO,即開罰二百加元,相當於10%人工。

如是者朋友B 幾乎每個月拿著比最低工還要低的薪水在加拿大生活,好彩佢住既城市生活成本低,租屋也不貴,否則恐怕儲不到什麼錢。

最離譜的一次是,朋友B要請兩星期假返屋企探親,搵左朋友C去幫手頂替,朋友C 每次跟完一個移民個案,都將客戶人名寫進EXCEL FILE,好讓朋友B 回來跟進,另一方面是保障自己,列明什麼個案才是自己經手的,即使以後出了問題也有證據說明。

朋友B 回來後一切安然無恙,大家開開心心說再見,該發的薪水也發了。

誰料一個月後老板說,有些個案填錯了信息,他認為是朋友C 經手的,但要在朋友B 的薪水克扣三百加元。

朋友C 聽到當然忿忿不平,跟朋友B說:

首先,如果你跟我說一開始這個工作做錯事要扣薪水,我一定不會接,因為我只是來頂替,難免會犯錯,這樣對你我也不好,誰知道他接自己喜好要扣多少?

第二,如果他那麼在意我是否犯錯,為什麼他不在我離職前檢查清楚手頭上的文件有沒有錯誤?有的話,他應該扣我的薪水,而不是你的。現在我已經離開了一個月,死無對證,他隨便找個錯處都可以說是我做的,然後扣你的錢。

第三,請你查看一下我留給你的Excel名單,上面到底有沒有他所說的客戶?如果沒有,證明那些文件根本與我無關,他只是想找個理由扣你的錢,給公司省成本。

後來朋友B 才發現自己被騙了,無奈自己英文水平不夠高,所以暫時找不到本地公司,但經此教訓,以後也不敢跟華人老板搵食。

講真,係香港,根據勞工法例,做錯事打爛野,最多只能要求賠三百元港紙。呢種老板隨隨便便就扣人一星期薪水,真係刻薄到唔刻薄,完全唔尊重員工。

但無計,如果人在國外,無一技之長,語言能力又唔強,就業選擇自然少,遇上賤人的機會便愈大。

Wednesday, 4 March 2020

海外香港人其實都分好多種







定居左係外國之後,發現左好多野。

我一向無咩親戚生活係海外,就算有都係遠親,唔多聯絡,所以唔知道海外華人既生活狀況其實係點,對佢地既印象好多都係上網睇返黎而得知。曾幾何時,我以為係外國生活既香港人,諗野會同係香港住既香港人一樣,但原來唔係,可以係幾個完全唔同既群體。


當我既香港朋友話,你果邊咁多香港人,實好易識到朋友啦。我想講,唔係架,都要睇人。


一)好多香港人,特別係老一輩,幾乎都係生活在華人圈子裡,說話談吐非常香港,經常睇TVB,一班人逢周末飲茶,甚至返同一間教會好多年,人與人之間的關係可以好親密,可能仔女同孫輩都係香港生活緊,或者生活過,每幾年就返香港探佢地。當佢地得知你係香港來,會同你傾好多野,又問你好多問題。佢地對中國人既身份認同非常強烈,對西方價值觀則有所微言,經常用「我地唐人係點點點,佢地鬼佬係點點點」去評價當地事物,與當地人劃清界線,亦希望後輩可以多了解中華文化,有機會就返中國或亞洲發展。


二)與此同時,有一部份香港人既思維已經非常西化,習慣左講英文,睇本地新聞,和西人相處多過與華人相處,你同佢地講廣東話,佢地反而會應得慢,講唔夠兩句就會用英文答返你。另外,由於西方社會非常著重個人私隱,同華人文化好唔同,所以佢地亦唔會講自己太多野,又好少問你太多私人野,話題都係好表面。你同佢地講香港既話題或人物,佢地可能比唔到反應你,亦唔知你講緊邊個,基本上已經變左半唐番,對中國,對香港既印象係模糊既。更有一部份香港人以西化為榮,完全拋棄中國文化,完全唔想下一代識中文,傾向同新黎既華人移民保持距離。


三)當然,亦有一部份香港人對香港人身份認同非常強烈,雖然擁抱華人價值觀,但對西方文化亦不拒抗,熟悉兩地新聞,兩邊都融入到,適應力非常強,見人講人話,見鬼講鬼話,西人華人朋友各佔一半。


可能我以前係香港既生活圈子相對狹窄,大都係同差唔多階層,年紀,成長背景、工作環境既人來往,習慣左一套既有既溝通模式。但身處外國,即使眼前有人自稱香港人,其人生軌跡同背景都可以相差極遠,大家諗野可以千差萬別。


從此在楓葉國,當我見到任何一個香港人,都唔可以假定佢地一定會明白我講既野,連玩笑都唔敢亂開,有一些以為係香港無傷大雅既笑點,對人地黎講可以係非常offensive,同一句說話,對方既反應可以係差天共地,所以,我必須小心翼翼地推斷對方係屬於邊個群體、到底有咩想法先可以進行交流。


最令我尷尬既係,當我習慣左當地文化,諗野亦漸漸西化時,面對岩岩黎既香港移民,佢地反而覺得我講野好奇怪,好唔自然,因為我慢慢亦忘記左以前同香港人果套相處方式係點。


係香港人眼中,我好似已經變左半個當地人(鬼佬),但係當地人眼中,我既價值觀仍然係好華人,彷彿身處左係無間道入面咁,唔上唔落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