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亞洲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亞洲. Show all posts

Friday 24 July 2020

職場溝通學

最近在參加一個加拿大職場文化溝通的Workshop,總共有四期,現在剛好是第一期,班裡有來自非洲,中東,伊朗,韓國,孟加拉,西伯利亞,東歐的同學,都是剛剛移民來加拿大的人,因此我要學會聽不同口音的英文,非常具挑戰性。

導師叫我們談談在加拿大工作時遇到的問題。我突然想起之前上班的時候體會到很多文化差異,跟香港很不同。

這邊職場/生活上都注重反饋(Feedback),或者正確一點來說,叫表達自己。

因為大家來自不同國家,文化背景不同,所以沒有人能夠猜測你言語背後的意思是什麼,所以把話說清楚很重要。

在東亞文化裡面,我們比較注重聆聽,意會對方的言下之意,大家不會把話說得那麼直白,也不需要畫公仔畫出腸(香港諺語:你畫一個卡通人物時不會連裡面的內臟都畫出來,意思是很多事情在表面說了就是,不需要再多加解釋)。香港的職場其實算是偏近西方,傾向在電郵裡把事情寫得清清楚楚,明明白白,如何做,怎樣做,有什麼期望,希望怎樣的結果,通常都會白紙黑字列明,對於中國跟台灣同事來說,我們顯得很囉嗦,他們總是開玩笑問道:呃,你的意思不是已經很明顯嗎?有什麼好說呢?

到了加拿大,香港職場的溝通方式竟然不夠直白,很多事情我以為對方理解了,不用我多說了,沒想到對方原來根本意識不到,而我還認為他們在裝傻,結果產生很多誤會。

例如在香港,別人請求我們做一件事時,如果自己不願意做,在拒絕別人時都未必會直接說明,可能只是不回應,逃避回覆,或者說再想想看,接著「無左回事」,對方也會明白。

但在這裡可以直接Say No,我不要,謝謝,讓對方知道,我最多加一句Thanks for asking,Thanks for thinking of me。

在這邊,你喜歡什麼,不喜歡什麼,你希望如何,不希望如何,你想談論什麼話題,不想談論什麼,都要自己主動說,才會被大家Acknowledged成為一個Fact,讓對方知道該怎樣和你相處,否則,別人會按照自己的想法和假設和你共事,沒有人會猜度你內裡到底是一個怎樣的人。

人家問你吃不吃甜點,你不吃就不吃,不要支吾以對,然後說等一下再吃,但原來不吃,這是令人十分討厭的行為。

如果別人幫了你一個忙,你只說了一句謝謝是不夠,還要表達給對方知道他的幫忙為你帶來了什麼好處,你如何欣賞對方的做法,都要一字無遺地說出來,不然他以為你只是禮貌性地說感謝,覺得not a big deal,下次便不一定會再幫助你。

但換了在華人社會,你為了對方幫助了你一個小忙而說一大堆感謝的說話,很可能對方覺得你太誇張,甚至有點虛偽,不夠真誠,令彼此產生距離感。

所以在北美如果想拉近關係,必要要懂得把一堆小事化大來說,而且有多正面說得多正面,對方才能感受到你的誠意。

如果你默默做事但不出來Take Credit,別人便假設你不在意你的工作,不在意承擔更多責任,不在意被老板認可,也不在意升職。

在華人員工眼中可能這叫邀功,不夠謙虛,甚至引來其他組員妒忌。

如果在北美,表現自己是很正常的事,有做過不怕說出來。當然,明明沒有貢獻,但又跟老板說謊裝扮成自己的功勞,也是不被接受的行為(當然做這種人也有很多),但總括而言,表達是很重要,有做什麼,做了多少,發現有什麼問題,必須跟老板匯報,即使你老板完全不跟進,不追問也好。

原則上就是,你說出來=/=有做,但你不說一定=沒有做。

其實這個原則套用在香港/亞洲職場也是適用的,但不知道為什麼中文的社交媒體上面總是流傳很多文章,把主動跟老板溝通,提及自己功勞的人描繪為負面形象,反而默默做的員工才是最偉大最委屈最無辜最應該受歌頌,這樣會不會有點誤人子弟呢?

Thursday 28 May 2020

住加拿大的好處

雖然我成日唱衰加拿大,但係我諗都要講下住呢邊既好處,特別是精神上果種。

一)尊重女性

在香港,女生只要穿得清涼一點,已經引來很多狗公觀看,有些更希望你走光,這邊無論你穿得多少布,隔離的男人都不會大驚小怪,亦不會眼甘甘望著你,一來已經司空見慣,二來也怕被告性騷擾。

由於學校教育,男性約會女性時,很少強迫你和他進行親密行為,一定要你親口Say yes 才會有下一步,否則很大機會被人告性侵,更極端的例子甚至有男生用手機錄下女生的聲音,確保得到她的Consent才敢脫對方衣服,所以,日本電影裡那種「壁噹」的浪漫想像,韓劇裡那種半推半就的強吻,很少會在這邊發生,想也別想。女生不會認為這叫霸氣,然後心心眼,她只會覺得你不懂尊重人。

就算在美國電影<格雷的五十道陰影>裡,假如女主角不願意簽同意書,男主角也不能跟她玩SM遊戲。

(當然如果那個男人本身有犯罪意圖,並非正式追求,則另作別論)

另外女生也不會到了三十歲便被標籤為剩女,他們不會用婚姻狀況來定義一個人的價值。

大家不會把結婚生子當成人生唯一目標,三十歲打後還出去讀書進修,轉換行業的人多的是,就算是女性,也不會為了嫁得出而放棄自己想追求的事業。男友的好朋友P君,和他女友同居了五年,那個女生在投資銀行工作得非常出色,但發現自己的興趣並不在金融業,而是時裝設計,於是想開展自己的時裝事業,毅然在三十多歲時前往Stanford讀MBA,兩個人雖然要談遠距離戀愛,但仍然互相支持,男方不會說因為沒有安全感,所以要綑綁女朋友,不讓她追求自己的理想,也沒有催促結婚。

我把這個故事告訴給香港友人,他們第一個反應是,那個男生一定是想趁著女友出去讀書然後搞三搞四,或者直接評價女生很自私,丟下男友一個在加拿大。

有時看看討論區,也發現很多香港人都不能忍受另一邊去外地工作,希望時刻都跟對方在一起。

我不明白他們為什麼總是脫離不到這種狹窄的思考模式,為什麼覺得在一段關係裡必須要佔有?兩個人不結婚不住一起就一定是不夠喜歡對方?支持對方實現理想難道不是愛?

二)不會認為有錢就了不起

在香港,只要你有錢,當上了什麼尊貴客戶,對方的態度就會完全不同。

在北美,如果你擺出一副「我是客人,我有錢」去要求對方為自己最好的服務,對方只會覺得你不可理喻,分分鐘直接反你枱。北美人很重視自尊,認為錢不能買起自己,他們不會認為顧客永遠是對的。如果客人態度太離譜,他們也不會默默忍受,一定會反擊,不做你生意,所以不論貧富,他們對你的態度一律平等,他們可以為了利益向你諂媚,但隨時也可以變臉收回一切。

我想起很久之前有一單關於台灣長榮航空有惡劣客人的新聞,話說有一個體重二百磅的美國胖子乘搭長榮客機到泰國,中途說自己要上廁所大便,強迫台藉女空姐替自己擦屁股,而且還是慣犯,如此惡劣的行為恐怕只有亞洲的航空公司才會忍受,換了是北美公司,他肯定會被白人空姐大媽吆喝,被黑人空少拉回座位,再被列入永久黑名單。

首先不少北美企業有工會,他們很保障員工,不容許公司為了賺一張機票錢,而強逼僱員忍受沒有尊嚴的工作條件。另外就這邊文化而言,每個人都要對自己負責,盡能力照顧好自己,所有空服員只會按章工作,不會因為你是客人就答應你提出的所有要求,所以新聞中的白人胖子並不會有任何作惡機會。

三)幸福的定義

他們認為人生最大的幸福不是賺多少錢,而是找到自己熱愛的事情去做。

與人聊天時,如果你說很喜歡自己的工作,即使薪金不多,也沒有人會看不起你,Enjoy what you are doing是一種比較政治正確的說法。

但如果你Show off 擺顯說自己上班賺很多錢,不單不會被大家羨慕,而且會被人覺得你庸俗,很可能馬上轉移話題。他們不是妒忌你,而是真的覺得你很Outdated,當人人都在談論自我實現,而你卻停留在滿足生理層次的階段。

在一個特別的場合,例如大家都是金融圈,地產圈,搞投資,做生意,你談論今年賺了多少利潤,買了哪裡的房子,無所不用其極地Pea-cocking,或者有其社交意義,但如果只是新認識一個人,對方真的不會因為你穿什麼牌子的衣物,開什麼車,住怎樣的地區而對你另眼相看。

這裡很平等,平等到你炫耀任何物質都是Nobody cares。

四) 女生玩運動很平常,特別是踢足球

加拿大有相對濃厚的運動風氣,很多人上班前後健身,去公園跑步和玩飛碟,甚至有女生會和男生一起踢足球,而不會覺得尷尬。

我記得在香港,可能圈子問題,就算讀女校畢業都好,要找一個會玩運動的女性很不容易,很多女生的話題都是化妝,購物,男人,食High tea,明星八卦,姊妹是非,加上自己份工,以及家庭瑣事,而她們會參與的運動,都是行下山,打羽毛球,間中會跑跑步,連游泳也不多,你問她們有沒有興趣踢足球,她們都會覺得很奇怪,認為這是男人的運動,你怎麼會有興趣?而有男性朋友邀請我去跟他的兄弟一起踢波,他們也會對我諸多避忌,害怕和我發生肢體碰撞,怕人說閒話,或者有非禮之嫌疑,顯得處處禮讓,與其踢得不那麼痛快,我最後還是跟一些Tom boy女生踢。

但在這邊,女生似乎被當成是男人看,沒有男人會因為你是女生而遷就你,大家踢就踢,因為爭足球而令你跌倒也不會有人當成是一回事,因為是你自己選擇參與,男生不會特別照顧你,如果你技不如人,還會覺得你累人累物,勸你不要踢,或者提升技術後才再來,反正他們很討厭豬隊友,在社交上抱持「無友不如己者」的心態。

現在我路過樓下公園,都能看到女生在踢足球,總是心想,如果這發生在香港便好了。

Sunday 22 March 2020

青瓜味薯片




呢隻薯片真係好好味,口感非常特別,就算而家因為肺炎搞到就快世界末日咁,我都覺得此生無憾。

但好奇怪,青瓜味薯片係北美係無得賣,我只可以在華人超市搵到,以前係香港已經食上癮,黎到加拿大仍然好掛住,價錢比本地薯片貴少少,4蚊加幣左右,即係24蚊港紙。

除左青瓜味,佢仲有意大利肉醬意粉味,四川燒烤味,同埋榴槤味,男友見到覺得好surprised,佢話估唔到薯片可以有咁多古靈精怪既味道。

我話,你地本地人食野其實好保守,接受唔到新口味,食黎食去都係BBQ , Salt & Vinegar, Tomato。

佢都表示認同,畢竟亞洲人口多,市場大,商品選擇比較多元化,成日有好多未見過既新產品推出,呢樣野由四年前已經講左好耐,去到近呢一年我先開始唔再比較兩邊既食品選擇。可能覺得再Complain 都無用,默默接受左呢邊就係悶。

其實如果唔係要諗計係呢邊搵錢謀生,純粹過生活,我都接受到,係冬天長左少少,凍左少少,出街食飯無咁方便,同埋成日見唔到朋友,其他都還好,畢竟我係宅女,都唔鐘意成日出去。

不過如果第時真係要退休,首選都唔會係多倫多。

識揀一定係揀東南亞,台灣都可以架,生活成本低,野又好食,當地居民又Nice,夫復何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