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INFP. Show all posts
Showing posts with label INFP. Show all posts

Tuesday 29 December 2020

P型人最好與J型人做拍擋

 P型人喜歡隨遇而安,隨機應變,適應力強,但問題是有拖延症,而且懶懶閒。

J型人行動為先,喜歡計劃,決定了的事不容易改變,優點是做事有始有終,不過欠缺靈活性,固執。

我認為P型人和J型人一起生活是最理想的,磨擦也會少很多。

P型人想法很多,典型的Brainstormer,但總是光想不做。

J型人是非常好的Executor,一旦收到Idea,就會化身Initiator,推動P型人做事,P型人只要有人推一推,也會開始加入行動。

作為一個P型人,加上N型思維,最大的夢想是像浮游生物般生活發呆,所以最後選了我老公,一個J型人物。一開始我老公總說我是那種「精人出口,笨人出手」的人,只是擺一大堆想法出來,但要他落手落腳做,我反駁說:你別冤枉我,我沒有叫你動手做啊。他想想也是。

每次只要有一個主意彈出來,他就會自動執行。如果換了叫他想想有什麼辦法和主意,他反而傷腦筋。

他不喜歡決定晚餐吃什麼,但只要我提出來,他便會去準備。

每次都是我想嘗試新食譜,然後他看了一篇便能按部就班做出來,材料和份量不多不少剛剛好。

就我回憶,我全家都是P型人,我媽是ENFP,老豆是ESTP,我哥是ESFP,雖然我們性格都不盡相同,但最大的共同喜好都是睡覺,沒事做便會躺在沙發。我媽吃完飯後不是立刻洗碗,而且看一輪電視拖到十點才洗,而且她做事隨興,想到便做,但做到一半又會放棄。例如她見到屋企的黃色半圓型龍貓鬧鐘壞了,便會從旺角坐地鐵到葵芳拿去給代理商修理,但是忘了唸小學的我快要放學,校巴在中午一點就會到家門口,加上我又沒鎖匙,於是只能在樓下管理處呆等,直至差不多兩點才見到她,那時我餓到就快死,見到她手中白色膠袋中有個半原型的黃色物體,我還以為她買了蛋糕西餅之類,結果打開當然讓我失望。由於她不懂安排好自己的日程,常常來不及做中午飯給我吃,所以我間中會捱餓。而我似乎得到家人的遺傳,如果我不是後天有機會進學校讀書接受教育,恐怕是培養不出任何時間管理的技巧。

相反,老公的家庭則是J型人佔多,老爺奶奶都是強J型,沒事會找事做那種,而且別人做事一定要跟他們的方法,否則他們會周身不自在,我們還沒吃完飯,老爺奶奶便會開始洗碗,把廚房整理好才會去客廳看電視。老爺是ISTJ,奶奶是ESFJ,做什麼都一絲不苟,老公說自己法文基礎打得好,都是因為奶奶從小時候開始便強迫他們背語法和生字,每周一篇,還會定時抽問,很明顯這是J型父母的教育方式。

不過可能也因為遺傳關係,老公和小姑都是J型人,一個是ENFJ,另一個也是ESFJ,行動力爆標,想到就要馬上做。但奇怪的是小叔是一個INTP,三十歲人還是不願意正經工作,老是躲在家裡炒股票,賺一鋪輸一鋪。可能他們家裡有太多J型人,所以P型的小叔可以坐順風車。

不過我還是希望日後如果有小朋友,也會遺傳到老公家的J型性格,畢竟P型人實在太懶了,不適合在社會生存。

Sunday 22 November 2020

生活雜記

很久沒有寫BLOG了,我發現心情愈好,就愈不想寫。

之前上載很多文章,內容都是負面到極,是時候加入一些正能量。

幾個月下來,生活發生了大變化。

我從單身變成已婚,對象是INFP的Natural Partner,即是ENFJ。ENFJ和INFP價值觀相同,但又完全補足了INFP的弱點:內向和懶散。ENFJ 情商高,擅於和人交際,加上喜愛行動,我只要提出一個想法,他便會自動整合各種資源執行下去。

原本三月收到Offer的公司在六月時跟我說取消招聘計劃,Agent叫我靜侯再靜侯,我采佢都傻,好明顯是Hea我,所以後來在網上找到Department Head的聯絡方式,就直接打去問,佢說This year is too unusual and our plan is still uncertain. I cannot guarantee you anything. 得,明哂,即係叫你搵過第二份。

但因為疫情關係,好多公司都裁員,合適的工作本來就不多,就算有都遠在Great Toronto Area,我又沒有開車,如果要轉公共交通工具上去,又係要一個半鐘,同之前份工真係無咩分別,誰叫我住市中心,所以我一直都不覺得有什麼心水選擇,好彩香港那邊有朋友介紹Freelance工作,剛好又是我有興趣做的,才不至於浪費時間。

不過,在八月初的一天,我突然收到一封來自某大銀行HR的電郵,問我Expected Salary是多少,我都幾乎忘記自己曾經申請過這份工作,最初只是看職務和自己的技能有一點相關,所以隨便報,想不到他們對我有興趣。

結果經過一輪面試,最後成功被錄取,九月入職,薪金還比之前高,在總部Headquarter上班,只需步行二十分鐘便到達公司,踏單車的話只需十分鐘,慳回很多交通費,現在還一直Work from home直至另行通知,終於以後不用早出晚歸了,儲到的錢和賺到的時間都比以前多,下班後還可以上自己有興趣的Online course,見識到真正的Work Life Balance。

新公司的人都很正常,而且Professional 很多,簡直從地獄回到了天堂。

老公叫我欣賞一下自己的進步:從住在香港劏房做著沒前途的文職,再到加拿大捱面包半工讀,再到無薪水實習,畢業後做著最低工資的臨時工,再到正式Full time工作(雖然是一家爛公司),最後回到市中心的跨國企業上班,Double the salary,已經超越了起點很多。

如果我還在香港,一定沒法重新開始自己的人生,所以我決定不回去了。

Hong Kong is not a forgiving city,如果你不是有錢人家,沒有人脈和資源,當你過了某個年紀,很多機會便與你無緣。但美加不同,年紀背景都不是問題,只要你有能力,就可以向上流,我突然理解所謂「美國夢」是怎樣的一回事。雖然美國社會有很多問題,有很多人質疑美國夢還是否存在,但是對比起亞洲地區,美加的資源仍然相對佔多,即使你過了某個年紀,甚至只是新移民,拖家帶口來到這片新大陸,只要有心,隨時可以回到學校讀書,而且還有政府資助,讀完出來要找一份糊口的工作還是不難。

當然,最好要提升英語能力,你說話可以帶口音,但不能夠不流利,只要過了這一關,前面便有很多大門為你打開。

Thursday 4 June 2020

未經他人事,莫勸他人善

有一種人,他們只選擇看到世界上最美好的一面,只喜歡留意好人好事,活在自己的理想國裡面,不願意接受現實的黑暗,更加不要提他們會想辦法對抗這些人和事。

如果他們被欺負了,第一件事就是站在對方立場說話,他們在任何人和事上面都能看到值得欣賞的地方,即使那個理由有多勉強。

如果你叫他們去解決問題,他們反而會憎恨你,覺得你要迫他們去面對討厭的衝突,然後表現沈默,轉移話題。

我有一個朋友,你跟她講話,總會有一種不吃人間煙火的感覺。

你跟她說服務員態度有問題,她會說可能他那天心情不好吧,你就體諒一下吧。

你跟她說香港警察濫用武力,她會說可能他們面對示威者時工作壓力太大吧。

你跟她說吸毒者無故在街打人,她會說可能他們精神有問題,無法控制自己吧? 

儘管這些原因可能是真的,但能不能合理化對方作惡的行為?更何況你又不是他們心裡的蛔蟲,你又怎知道對方是心情不好,抑或是非觀念薄弱呢?也有可能是機構管理不善,屬於制度結構的問題。

如果是前者,這些人是否應該學習控制自己的情緒? 提升自己EQ? 

如果是後者,是不是應該由他律去處理他們的行為?例如執法者的上級需要約束下屬?提供再培訓?甚至需要受到懲罰?或者會不會是政府縱容? 

這些問題,我那個朋友是不會思考的,她只會一面倒去同情別人,不論對方處於權力關係中的高位還是低位。

但很難怪,因為她連自己敵人也會同情,例如某同事常常在工作上借故打壓她,又因為她說錯某句話便馬上黑臉,她也趕緊去買咖啡請對方喝以平息怒氣。

所以對待他人的事,她也希望你能站在對方立場去思考,你永遠無法指望她反過來捍衛你的利益。

曾幾何時我也是一個這樣的人,以和為貴,還以為自己很偉大,但是人愈大,經歷了太多不可理喻的事情,我也開始變得理性。我不認同事事都要和人硬碰硬,也要看值不值得,但起碼我會知道有問題的人到底是誰,至於要不要解決,選擇用什麼方式出手,則是另一回事。

感情用事的人常常有一個誤解,就是認為以包容的態度和他人相處,什麼都只問責自己,就一定會得到好結果。

無可否認,她們會吸引大量情感型的人當朋友,大家都很喜愛你的大方,不批判,認為你是天使,但在某些時候,這種性格反而會為你人生帶來壞影響。

不批判,換句話來說,很可能給人感覺是沒有判斷力。

當發生衝突或問題的時候,如果你沒有判斷,又怎樣決定下一步的行動?

沒有行動,就不能對現實產生改變。

──你感覺同事好像不把你當成一回事,但又不去判斷誰是誰非,卻一味為對方找藉口,更莫說採取行動跟對方說清楚自己的期望和立場,別人又怎知道該如何跟你相處?

──因為你連性騷擾的定義也不去搞清楚,被非禮後也認為別人可能只是無心之失,結果對方接二連三吃你豆腐,你也懵然不知,你一直欺騙自己人性不是那麼壞,逃避現實,不去叫停對方,於是色狼便默認你接受他的猥瑣。

──不去理解社會政治,也不去理解執法機構的運作原則,只從對方辛不辛苦的角度去看待一種發生在公領域的行為的合理性,他日有警察向自己濫用暴力時,你又會如何自處?

你不為自己爭取利益也算,將來你有了下一代,當他們的權利受到侵犯時,你會不會也叫他們息事寧人就好?他們會如何看待你這個父母?連家庭都不會保護自己時,他們又可以向誰求助?

中國大陸曾經有一位叫「走飯」的高校生,她身患抑鬱症,在微博發表了很多短文,在二零一二年三月留下最後一句告別說話後便自殺身亡,網友分析後,發現她自殺的原因是很可能是母親沒有給她足夠回應。




不知為何,看到這個Post,我會想起我那位朋友。

「一直忍,隨便人家,不要理人家。」

所謂未經他人事,莫勸他人善。

慷他人之慨,彰顯自己的慈悲,遇事勸人大度,卻不問因由,不明白毫無原則的善良只會害人害己。

你對世界包容,世界卻不一定對你包容。
當有一日你的包容威脅到你和你身邊人的生存時,你還能輕鬆地體諒對方嗎?

在我看來,走飯母親只是懶得處理女兒面對的人際關係問題,所以選擇叫她忍耐,覺得只要凡事看開,問題就會自動消失。對於正在成長的年輕人,這樣的佛系回應只會令人感到失望,甚至在親子關係裡產生信任問題。

就算你真的想勸他人善,至少也要先了解對方的立場,搞清楚當中的是非黑白,而不是叫別人無條件體諒吧?

我一度懷疑這位朋友是一個未能全面發展的INFP,長期停留在Fi 階段,空有情感而無視現實。

INFP的四維功能分別是:Fi, Ne, Si, Te,一般來說,一個成熟的INFP最後會走向Te,這時候的他們會開始關注外部規則,保留內心理想之餘亦明白到社會期望的重要性,不再自我欺騙,願意接受現實,承擔起自己人生的責任。最晚一般會在40歲時醒覺,幸運一點的在30歲前會察覺到自己的天真,這時如果能改正過來,仍能在職場上扭轉局面。可是,一旦INFP發展不良,就會一味無條件地同情他人,變成一個沒有判斷力的聖母(不只自己想做聖母,也勸別人做聖母)。